長沙碩鎧電子科技有限公司
地址:長沙市雨花區韶山北路391號匯財中心1903房
電話:0731-85415958
一、系統作用:
遏制行車安全隱患
1、遠光眩目
安裝智能終端的車輛若開啟近光,可發射無線變光信號。對面開遠光車輛(安裝智能終端)收到該信號后,車載廣播將提醒駕駛員變近光,若駕駛員拒不變近光,智能終端將記錄該車違章使用大燈。
2、無證駕駛
智能手機APP可保存駕駛證信息,駕駛員攜帶該手機開車,無需人工操作,智能終端即可自動識別該駕駛證。智能終端若未識別到合法駕駛資格,將無證駕駛違章信息記錄保存并發至系統后臺。
3、開車玩手機
智能手機APP可識別手機工作狀態。行車過程中,若駕駛員違章使用手機,如:通過手機聽筒接聽電話、玩微信、瀏覽網頁、觀看視頻等,系統將終端語音提醒駕駛員停止違章行為,否則記錄違章并發至系統后臺。
4、不系安全帶
行車過程中,若駕駛員或副駕駛座乘客未系安全帶,車載廣播語音提醒系好安全帶。
若車乘人員拒不遵守行車安全規定,智能終端可記錄違章信息,并將該違章信息發至系統后臺。
5、疲勞駕駛
系統可對疲勞駕駛進行監控。智能終端可記錄行駛狀態,若車輛連續行駛4小時,車載廣播將自動語音提示,請駕駛員休息20分鐘以上,再駕駛車輛。
若駕駛員不遵守該規定,智能終端可記錄違章信息,并將該違章信息發至系統后臺。
6、大客車不遵守禁行規定
公安部規定:大客車凌晨2:00至5:00禁止在高速公路行駛。智能終端可在凌晨2:00前通過語音提醒大客車駕駛員及時采取相關措施,確保車乘人員安全。
若駕駛員拒不遵守規定,智能終端可記錄違章信息,并將該違章信息發至系統后臺。
提升車輛管理效率
1、對車輛牌照識別準確率達到100%。
將車輛安裝智能終端,該裝置可保存車牌信息,相當于一塊“電子車牌”。
數據采集儀可自動采集過往車輛智能終端內存的車牌信息,從而實現對車輛的無線監控。
由于采用無線方式通信,GTW系統可有效避免天氣、灰塵、牌照人為遮擋或更改等因素影響,實現對車輛牌照的準確識別。
2、上路稽查無需檢查證件。
警用智能手機安裝專用APP,即可讀取智能終端內存的電子車牌,從而代替人工自動識別車輛牌照。
同時,由于警用智能手機可識別車輛是否年檢、是否購買保險等,智能終端可識別正在開車的駕駛員是否具有合法駕駛資格,因此上路稽查無需檢查駕駛證、行駛證。
二、目前相關技術應用情況
迄今為止,國內外還沒有集電子車牌、電子駕照、行車安全于一體的車輛管理系統。
就電子車牌EVI(Electronic Vehicle Identification)而言,它是基于物聯網無源射頻識別RFID(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)技術的細分、延伸及提高的一種應用。電子車牌和信用卡大小差不多,可以把車牌號、車型、顏色等車輛的基礎信息存儲在里面。把它安裝在汽車的擋風玻璃上,車輛在通過路口設置的由微波讀寫器、天線與計算機組成的基站時,不用停車,在幾米遠的范圍內就可以自動報出電子車牌上的信息 。在國外,如:新加坡絕大部分車輛均安裝電子車牌,主要應用在不停車收費系統上。
這種RFID(無源卡)系統主要通過基站讀寫器對相關車輛信息進行采集識別,但不能給工作人員提供自動識別功能。這是因為RFID手持式讀寫器工作距離太短,稽查人員若不將手持式讀寫器對準RFID電子車牌,就不能識別卡內車輛信息,因而不能實現無需操作式的自動識別。
如果車輛被盜搶,電子車牌被人為破壞,即便基站通過讀卡器及視頻識別為非法車輛而報警,若沒有欄桿阻攔,該車仍然可順利逃逸。由于RFID讀寫器不能自動識別,如果通過人工逐一比對檢查,在眾多合法車輛中查找非法車輛,困難太大,因而沒有實際推廣價值。
就車輛稽查管理而言,交管部門目前主要通過道路視頻監控系統對車輛實施管理。由于天氣、灰塵、牌照污損等客觀因素影響,監控視頻中牌照圖像識別準確率不高,若碰到牌照被人為遮擋或更改,視頻監控系統往往無能為力。上路稽查則采用隨機查證的方式,效率低下。
就速度監控而言,交管部門現在主要采用雷達測速、視頻監控的方式。但這種方式存在明顯的缺陷,一些路段未設置雷達監控系統,超速行為就得不到監管和處罰。
就控制大燈變光功能而言,到目前為止,市場上還沒有通過互發信號控制機動車大燈變光的產品。國外有汽車廠商生產出光敏感應大燈,應用在少數高檔車型。在遇到對面強光照射下,這種大燈可使自身遠光自動變成近光,但它不能使對方機動車也變光;而且相關專利還存在一些缺陷。例如:其他相關專利均未采用漸進變光電路,被變光期間,遠光直接熄滅變成近光,由于燈光突然變暗,容易發生交通事故,所以,很難作為安全產品為市場接受。